武汉体育学院原名中南体育学院,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批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体育院校之一,1953年成立于江西省南昌市,1955年迁至湖北省武汉市,1956年更名为武汉体育学院,为国家体育总局直属,2001年调整为国家体育总局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学校坐落在秀丽的东湖之滨,依山傍水,校园环境优美,场馆设施先进,师资力量雄厚,文化底蕴浓郁,办学特色鲜明。学校秉承“公勇诚毅,学思辨行”校训,坚持 “融体育、科技、人文教育为一体,集道德、文化、专业素质于一身”的办学理念,2018年入选湖北省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占地面积1820.6亩,分东湖(卓刀泉)校区、藏龙岛校区、武当山校区和东湖高新区(豹澥)校区,全日制在校生13200余人(本科生11430余人,硕士、博士研究生1730余人,留学生41人)。举办一所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全日制在校生6400余人。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教育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理学、工学、艺术学、医学等8个学科门类。体育学一级学科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先后被评为“湖北省高校优势学科”、“湖北省有突出成就的创新学科”、“湖北省重点优势学科”、湖北省“双一流”建设学科,在全国高校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类,是湖北省属高校中唯一进入A类的学科和学校。体育学、心理学、新闻传播学、音乐与舞蹈学获批“十二五”湖北省重点学科;“体育教育与健康促进”学科群获批“十三五”湖北省属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群。
学校现有25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获批6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建有3个国家级特色本科专业,4个省级品牌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6个湖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6个湖北省高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4个湖北省高校“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国家体育总局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视频公开课、精品课程30门;获批11个省级教学团队,9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学校研究生教育始于1960年,是全国最早培养体育学研究生的单位之一。2006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0年获得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取得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2012年获批体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拥有体育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专业硕士4个。
学校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毕业生整体就业质量与职业发展质量较高,深受用人单位和社会好评。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专任教师、教练员中具有高级职称占比57.87%。拥有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专家学者和知名教练员,其中,获国家级、省部级荣誉称号和人才项目78人次。
学校现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科研机构10个。近年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7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近600项、横向科研项目近300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重点项目4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含科技冬奥专项)7项;获省级科研成果奖励60余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20项,多项研究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学校主办的学术期刊《武汉体育学院学报》为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教育部“名栏建设”期刊、四大核心期刊方阵期刊;《体育教育学刊》为湖北省优秀期刊、武汉大学版核心期刊。
学校竞技体育办学特色突出。1980年,按照国家体委(现国家体育总局)关于高等体育院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规划,成立附属竞技体育学校。2003年,组建竞技体育学院,现开设有赛艇、皮划艇等水上项目,摔跤、拳击、跆拳道、空手道等重竞技项目和田径、体操等项目,拥有学生运动员500余人,教练员44人,其中二级教授3人、国家级教练员12人,70多人次曾在国家队执教,多名教练员和运动员获得“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国家体育运动一级奖章”“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1988年,学生张香花在汉城奥运会上获得赛艇项目1枚银牌和1枚铜牌,结束了中国划船项目与奥运会奖牌无缘的历史,开创了体育院校学生在奥运会上夺取奖牌的先河。四十年来,所培养的运动员在世界三大赛(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共获得金牌155枚,银牌38枚,铜牌42枚;亚洲三大赛(亚运会、亚锦赛、亚洲杯)获金牌98枚,银牌19枚,铜牌21枚;全国三大赛(全运会、锦标赛、冠军赛)获得金牌521枚、银牌209枚、铜牌204枚,培养出了张香花、杨威、程菲、吕会会等一大批在世界重大比赛中屡获佳绩、为国争光的优秀运动员,为国家教育事业和体育强国建设作出重要贡献。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体育事业贡献奖”、获国家体育总局授牌“国家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37个国家(地区)的100余所高校、体育教育科研机构和世界知名体育组织建立紧密联系,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科学研究、竞技体育等方面深入交流合作。建有亚洲体操培训中心和国际体操联合会授牌成立的国际体操学院、中国水上运动学院、中国铁人三项学院、中国空手道协会培训学院、中国拳击学院、中国健美健身学院。积极开展同国(境)外学校联合办学项目,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个、国际合作办学项目6个,在校学生近500人。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德国、丹麦、新西兰等国的多所大学开展学生短期实习实训合作。2014年,学校获批为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委托培养院校,现有各类长短期在校留学生近100人。此外,学校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体育局、行业体协和企业在科技服务、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育产业等方面广泛开展交流合作。
面向未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全面对接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家战略,深化体教融合,强化办学特色,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围绕“两个率先、前列一流”的总体目标,奋力建设高水平特色应用研究型体育大学。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1年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工作的通知》(鄂教高函〔2021〕8号)精神,结合我校普通专升本招生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特制定本章程。
一、招生对象及条件
(一)招生对象
1.高职高专应届毕业生。2021年湖北高校普通全日制高职高专应届毕业生,报考时能如期毕业(以下简称“普通考生”)。
2.专项计划考生。“专项计划”即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专项计划。“专项计划考生”应是符合“普通考生”报考条件,且经扶贫部门确认并录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的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
考生只能选择“普通考生”、“专项计划考生”中的一种考生类型报考。
(二)报名条件
报考我校普通专升本的考生,应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质,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在校期间未受任何纪律处分,身体条件符合报考体育类专业的要求;报考对象专科专业需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训练、休闲体育等体育类(以现行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为准)相关专业。
每名考生只能报考一所高校的一个专业,考生报考前务必仔细了解我校报名条件要求。
二、招生计划、收费项目和标准
我校“专升本”2021年计划招收“普通考生”17人、“专项计划考生”3人,共录取20人。根据报名情况,如报考“专项计划考生”总人数不足出现计划空余,则空余量纳入“普通考生”计划。“专升本”学生入学后的培养费与我校2021年同类专业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执行相同的收费项目和标准。
招生专业 |
专业代码 |
招生计划数(人) |
收费项目和标准(元) |
||
普通考生 |
建档立卡专项 |
学费 |
住宿费 |
||
体育教育 |
040201 |
17 |
3 |
5200 |
1200 |
三、报名
(一)报名方式
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于2021年5月13日至5月16日登录湖北省高等学校普通专升本报名平台(以下简称“报名平台”,网址为:http://zsb.e21.cn)进行网络报名。
(二)报名流程
1.填报志愿: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登录报名平台填报个人信息、上传考生电子照片,填报报考志愿。报名期间可实时查看分校分专业报名情况,并可修改志愿。考生对其提供的信息和资料真实性负责,并承担相应责任。时间:2021年5月13日8:00-5月16日23:00。
2.志愿审核:对报考我校的考生志愿进行审核,审核完毕后考生可登录报名平台查阅审核结果,已审核通过的考生不得再更改志愿信息。时间:2021年5月17日8:00-18:00。
3.更正志愿:志愿审核未通过的考生可通过报名平台修改一次志愿信息。时间:2021年5月18日8:00-17:00 。
4.志愿终审:我校对修改志愿的考生进行志愿终审。时间:2021年5月19日8:00-17:00。
5. 打印报名表:时间:2021年5月17日8:00-5月20日14:00。
(三)电子照片要求
网络报名时考生须提交本人电子照片。电子照片须真实表达考生本人相貌。禁止对电子照片图像整体或局部进行镜像旋转等变换操作。不得对人像特征(如伤疤、痣、发型等)进行技术处理。除头像外,不得添加边框、文字、图案等其他内容。数字化图像文件为宽480像素*高640像素,分辨率300dpi,应符合JPEG标准,压缩后文件大小一般在20KB至40KB。考生也可注册并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 (学信网)(https://www.chsi.com.cn),获取并使用本人学信网的学历(录取)照片作为网络报名电子照片。
(四)资格审核
1.网络报名结束后,需对考生进行资格审核。资格审核采用线上提交材料的方式进行,线上提交材料包括:“学信网”电子版“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获取验证报告指南见附件1)、身份证扫描件。考生提供的审核材料须真实有效,考生录取后,入学时将进行材料复审。根据省教育厅文件精神,资格审查将贯穿报名、考试、录取、报到等招生工作全过程,在整个普通专升本各工作环节中,一旦发现考生有弄虚作假、违规违纪行为,一律取消考生报名、考试、录取资格。
2.“学信网”电子版“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要求:登录“学信网”申请“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有效期限不少于1个月,申请成功后下载“验证报告”pdf格式版本,文件命名为“考生姓名+验证报告”。
3.身份证扫描件要求:考生将身份证正反两面均进行扫描,存为jpg格式,用“考生姓名+身份证正面”、“考生姓名+身份证反面”命名,身份证有照片的一面为反面。
4.考生提交的扫描件,要求为原始图片,可适当剪裁,但须保证图片清晰可辨,能准确识别考生学籍信息和身份信息。
5.考生于5月27日23:00前,将扫描材料发送至电子邮箱:whsu.jw@qq.com,我校于6月1日前完成资格审核,审核情况通过电子邮件进行回复。已网上报名的考生如在规定时间内未提交审核材料,则视为自动放弃报名。
(五)缴费确认
根据湖北省教育厅文件,专升本报名考试费按《湖北省物价局、湖北省财政厅关于规范教育招生考试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鄂价费【2006】107号)有关标准收取,每生130元。通过资格审核的考生,于6月1日至4日进行网上缴费确认,具体缴费流程在资格审核回复邮件中予以详细说明,已在网上报名但未在规定时间内缴费的考生,视为自动放弃报名,已缴费的考生,无论是否参加考试,一律不再退还报名费。
四、考试
(一)考试时间及科目
报考我校的学生必须持准考证(电子版准考证于6月15日前以电子邮件形式发放给考生,考生自行打印)、报名表、身份证于6月19日参加我校组织的专升本考试,考试时间及科目安排如下:
考试时间 |
考试科目(分值) |
参考教材(考试大纲) |
备注 |
上午 9:00-11:00 |
英语(100分) |
2021年普通专升本《大学英语》考试大纲(见附件2) |
具体安排见准考证 |
中午 13:00-14:30 |
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运动生理学)(每科50分共100分) |
《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
|
《运动生理学》,王瑞元,苏全生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 |
|||
下午 15:00-17:30 |
加试体育项目(田径、体操)(每项50分共100分) |
考试内容及评分标准见附件3、4 |
(二)成绩发布与复核
考试结束后,学校于2021年6月28日前向考生提供成绩查询及成绩复核服务,成绩查询方式及成绩复核具体流程以公告形式在武汉体育学院官网(www.whsu.edu.cn)发布,请考生及时关注公告动态。
五、录取
1.综合各门课程考试成绩,严格按照“专升本”计划数,按总分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若总分成绩相同,则参照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运动生理学)成绩录取,若专业基础综合成绩依旧相同,则参照专项技术测试成绩录取。
2.我校“专升本”录取分两批进行,在“普通考生”录取前,先录取“专项计划考生”。根据录取原则,按“专项计划考生”的考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直至完成专项计划。“专项计划考生”录取结束后,未被专项计划录取的“专项计划考生”,与“普通考生”一起参加普通考生录取。
3.第一轮录取结束后,如我校已完成招生计划,不再进行补录。如未完成普通考生招生计划,则通过学校官网发布补录公告,接受考生补录报名,按照招生简章规定及英语科目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
4.录取名单确定后,学校将于6月30日前通过学校官网向社会公示,我校将于7月底前寄发录取通知书。
六、学籍复核及入学政策
1.学生持录取通知书、普通专科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等按规定时间到学校报到(具体报到时间以录取通知书通知时间为准),办理入学手续。学校在学生报到后,按照有关规定对学生进行体检和资格复查,合格者予以注册,取得学籍,不合格者,取消入学资格。“专升本”学生的档案由所在专科学校邮寄至我校招生就业处,特殊情况可新生报到时由个人交学校招生就业处。
2. “专升本”学生插入我校体育教育专业三年级学习,学制两年;修完本科学业,成绩合格者,按照国家规定颁发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毕业证书的学习起止时间按进入本科阶段的实际时间填写并会注明“在本校体育教育专业专科起点本科学习”;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可申请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3.“专升本”学生不得转学或转专业,“专升本”学生在校期间与其他本科生一样享有奖学金、助学金等待遇。
七、联系方式
招生咨询电话:027-87190230;招生咨询QQ群:957892286;监督举报电话:027-87192251。
举办高校 |
专业名称 |
专业代码 |
招生计划数(人) |
|||
普通考生计划 |
专项计划 |
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 |
总计 |
|||
武汉体育学院 |
体育教育 |
040201 |
17 |
3 |
/ |
20 |
武汉体育学院专升本招生计划
考试时间 |
考试科目(分值) |
参考教材(考试大纲) |
备注 |
上午 9:00-11:00 |
英语(100分) |
2021年普通专升本《大学英语》考试大纲(见附件2) |
具体安排见准考证 |
中午 13:00-14:30 |
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运动生理学)(每科50分共100分) |
《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
|
《运动生理学》,王瑞元,苏全生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 |
|||
下午 15:00-17:30 |
加试体育项目(田径、体操)(每项50分共100分) |
考试内容及评分标准见附件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