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坐落在“武汉·中国光谷”的核心,地理位置优越,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原名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2016年5月正式更名为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学校以普通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纳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在校生近14000人。
办学理念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质量至上”的办学宗旨和“质量求生存、管理求规范、特色求优势、创新求发展”的办学理念,着力培养具有人文情怀、科学精神、专业素养、国际视野的“五会”(会思考、会学习、会沟通、会动手、会生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学校坚持市场化、职业化、国际化的办学方向,对标国际名校,探索民办高校精准定位、特色发展的道路,为建设一流民办大学、一流应用型本科不懈努力,矢志成为具有华夏特色、国内顶尖、国际一流的百年名校。
学科专业
学校立足湖北及武汉城市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开设有40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教育学、医学七大学科门类,涉及汽车、建筑、信息技术、医药制造、金融、媒体、体育等行业。其中:
包装设计获批首批国家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省内同类高校唯一);
《“新文科”视角下设计学类本科专业基础课重构研究》为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省内同类高校唯一);
机械工程学科(群)和设计学科(群)为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
信息与通信工程为省级重点培育学科;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车辆工程、制药工程、视觉传达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获批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车辆工程专业为省级重点培育专业,是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荆楚卓越工程师计划”项目;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制药工程、电子商务专业为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制药工程专业生物制药方向为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项目。
师资队伍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专任教师660余人,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约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5%,双师双能型教师约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0%。
学校引进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资深人士、企业导师,充分整合当代教育集团人文教育、体育教育、艺术教育、自然教育等多领域资源,开坛设课、交流互动,拓展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
人才培养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切实落实人才培养根本任务,结合学生特点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因材施教,按照“既有统一要求,又彰显个性;既能保证质量,又各具特色”的思路,实施“六模块”(通识教育模块、专业教育模块、实践教学模块、创新创业模块、职业技能模块、综合教育模块)人才知识体系,将通识教育理念贯穿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大力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学校与武汉理工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等多所高校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与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法国、新加坡、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校进行友好交流与合作,聘请专家学者任教或讲学,选派优秀学生、骨干教师、管理干部出国(境)访问或深造。
实践条件
学校注重加强实践教学的条件建设。以学科专业群共享平台为基础,以平台建设为重点,每年投入充足资金,已形成“校内实验中心与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相结合的、涵盖基础、专业、综合与创新实践组成的实践教学平台”。现有公共基础、专业基础及专业实验室101个,与武汉重型机床、中冶南方等180多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等。
学校持续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充分依托投资方当代集团及社会各界优势资源,量身打造校企合作方案、搭建学生实践平台。已成立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当代梦工厂产学研实践基地、当代少年实践教学基地、弗睿跨境电商学院、软通动力大数据学院、当代教育·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幼儿托管中心暨幼儿教学实践基地等,积极拓宽学生实习实践渠道及方式,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育人成果
学校高度重视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将创新创业融入人才培养、专业教育、校园文化全过程,依托投资方优势产业和校友交流互助平台,积极探索创新创业特色育人体系。学生先后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湖北省十三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特等奖,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一等奖,第八届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全国特等奖,第十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全国一等奖,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湖北赛区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省级一等奖,第十四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一等奖,2021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一等奖等优异成绩。近五年,学生获得省级及以上竞赛奖项1100余项,共计3100人次,获得国家专利191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获得教育部立项34项,省级立项142项。建成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1个,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9个,学校被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授予“武汉大学生创业学院”荣誉称号。
学校先后涌现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湖北省道德模范”刘普林,“全国优秀村官”许琦,湖北省“见义勇为优秀大学生”周林峰,作品获中宣部等六部委金奖的杨成佳,“微笑女神”代瑞雪,“校园发明家”刘飞,“设计之星”盛海波等数十名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学生典型。
校园文化
学校实施大学精神培育与弘扬工程、校园文化载体建设工程、师德和精神文明建设工程、形象标识系统建设与品牌建设工程、校园文化精品建设工程、特色校园文化研究工程、制度文化建设工程、校园环境美化工程、经典阅读工程等九大工程。
学校教风严谨、学风扎实,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创造优质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华夏讲坛”每年邀请院士、知名学者、著名企业家来校讲学。成立全国第一支民办高校大学生赛艇队,体育舞蹈队屡获国家级比赛冠军。开办有“科技文化节”“英语文化节”以及“乘着歌声的翅膀”主题晚会、元旦游园会等深受学生欢迎的品牌活动。学生团队圆满完成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武汉网球公开赛、武汉马拉松等重大赛事志愿服务任务,“生活美·加油站”“电脑维修”“关爱老人”“英语讲师团”“关爱留守儿童”等志愿服务队已成为校内外志愿服务特色名片。
学生就业
学校以“学生好就业、就好业”为重点,不断提升就业工作水平,形成多元、立体、完善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采取“政策引导就业、教育指导就业、实习带动就业、资源帮助就业、创业推动就业、服务促进就业、奖励刺激就业、领导联系就业”八大举措,全方位地推动就业工作开展。学校与当代集团旗下企业保持紧密互动,通过举办大型联合招聘会,使学生享有与“双一流”高校同等就业机会。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左右,始终处于全省同类院校前列,学校连续多年被认定为“就业统计核查省级免检单位”,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对愿继续深造学习的学生,学校提供一切便利条件(考研指导、考研专用自习室,出国学习咨询服务等)。
服务育人
学校成立首家“湖北民办高校教育基金会”,投入原始基金200万元。设立“爱心接力基金”,开展教职工及社会爱心人士“一帮一”资助贫困生活动,为家庭遭受重大变故学生发放临时困难补助,鼓励爱心企业在学校建立助学金,形成“奖、贷、助、勤、补、帮、缓”七位一体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模式。建立大学生事务中心为学生提供一站式服务,开通网上办事大厅方便学生办理学籍、证件、户籍等事务。
学校荣誉
学校是湖北省转型发展试点本科高校,学校荣获全国民办高校首家“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教育部第二批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样板支部”立项,是全省民办高校首家“湖北省委基层党建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学校还先后获得“湖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省内同类高校唯一)“2017—2019年度文明单位(校园)”“全国学籍学历管理先进单位”“全国高校征兵先进集体”“湖北省转型发展试点本科高校”“湖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湖北省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在艾瑞深校友会2021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跃居全国第9名,跻身中国顶尖民办大学行列。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1年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工作的通知》(鄂教高函〔2021〕8号)精神,结合我校普通专升本招生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特制定本章程。
一、招生对象及条件
1.高职高专应届毕业生。2021年湖北高校普通全日制高职高专应届毕业生,报考时能如期毕业(以下简称“普通考生”),普通考生毕业院校为我省普通本科院校、独立学院、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以及举办普通全日制高职高专教育的成人高等学校。报考专业原则上与专科阶段本人所学专科专业相同或相近(我校招生专业对专科专业报名参考对照表见附件)。
2.退役大学生士兵。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的2021年湖北高校普通全日制高职高专应届毕业生,报考时能如期毕业,服役期间未受过处分;或2020年退役的湖北高校普通全日制高职高专毕业生,已取得普通全日制专科毕业证,服役期间未受过处分。符合退役大学生士兵报考条件的考生,在服役期间荣立三等功及以上奖励的,可申请免试就读我校一个普通专升本招生专业。
考生只能选择“普通考生”“退役大学生士兵”中的一种考生类型报考,限报1个普通专升本招生专业。
二.招生计划
(一)招生计划:900人,其中退役大学生士兵20人
(二)分专业计划与考试科目
(三)专业计划调整
报名结束后,我校在总计划不变的情况下,根据考生报名情况对分专业计划进行适当调整,调整方式为:当学校某专业报考人数不足,招生计划出现空余时,将空余计划调整至其他专业使用;当学校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报考总人数不足出现相应计划空余的,空余计划将调整至普通考生计划使用。计划调整情况将于5月28日以前在我校专升本网站公布。
三、网上报名
符合报名资格条件的考生于2021年5月13日8:00-5月16日18:00登录湖北省高等学校普通专升本平台(以下简称“报名平台”,报名网址:http://zsb.e21.cn)进行网络报名。报名时请认真阅读以下须知:
1.符合我校招生对象及报名条件的考生只能从“普通考生”、“退役大学生士兵”二种类型中选择其中一种类型报考;
2.一个考生只能报考我校的一个专业,报考时请确认本人是否符合报名条件和报名要求;
3.报名期间可查看各校分专业报名情况,并可修改志愿;
4.志愿填报时间:5月13日8:00-5月16日18:00,填报结束后,学校于5月17日8:00-18:00对考生的志愿信息进行审核,考生可查阅审核结果,考生志愿信息审核通过的考生不得再更改志愿信息;志愿信息审核未通过的考生可于5月18日8:00-17:00更正一次志愿信息,学校于5月19日8:00-17:00对更正志愿的考生进行专业志愿终审。
5.打印报名表。考生志愿信息审核通过的考生可于5月17日8:00-5月20日14:00进入“报名平台”自行打印报名表。
6.网络报名时考生须提交本人电子照片。电子照片须真实表达考生本人相貌。禁止对电子照片图像整体或局部进行镜像旋转等变换操作。不得对人像特征(如伤疤、痣、发型等)进行技术处理。除头像外,不得添加边框、文字、图案等其他内容。数字化图像文件为宽480像素*高640像素,分辨率300dpi,应符合JPEG标准,压缩后文件大小一般在20KB至40KB。考生也可注册并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https://www.chsi.com.cn),获取并使用本人学信网的学历(录取)照片作为网络报名电子照片。
7.考生必须如实、准确填报个人完整信息。
四、线上资格审核
为方便考生,我校采取线上资格审核。流程如下:
(一)提交材料时间
请广大考生于2021年5月21日-25日登录我校招生信息网站,进入专升本栏目,点击“专升本入口”或直接打开链接地址:http://zs.hxut.edu.cn/index/zgsc.html,进入专升本资格审核页面,按操作提示流程上传以下材料。逾期按放弃报名资格处理。
(二)上传材料清单及要求
普通考生和退役大学生士兵考生上传材料要求分别如下:
普通考生:
1.本人蓝底证件照。照片以本人身份证号命名,须与湖北省高等学校普通专升本报名平台一致。
2.《2021年湖北省高校普通专升本报名申请表》(须加盖考生就读学校教务处公章,签名处为手写签名)。
3.本人就读学校教务处审核盖章的已修课程成绩单;
4.手持身份证照片(要求保证本人脸和身份证清晰,露出双臂);
5.本人从学信网下载电子版《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或学校开具学籍证明(盖校教务处章)。
《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下载步骤为:第一步,访问学信网“学信档案”,使用学信网账号进行登录;第二步,成功登录后,点击顶部菜单中的“在线验证报告”栏目即可申请下载。
退役大学生士兵考生:
1. 报名的退役大学生士兵提供本人蓝底证件照、《2021年湖北省普通高职高专学历退役士兵考生普通专升本申请表》、《应征公民入伍批准书》、《退出现役证》、高职高专毕业证明(毕业证书复印件)或《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居民身份证等材料照片或扫描件。
2.申请免试入读普通“专升本”需提供《湖北省普通高校退役大学生士兵免试“专升本”确认表》、《应征公民入伍批准书》、《退出现役证》、高职高专毕业证明(毕业证书复印件)、居民身份证、个人立功受奖登记表、学校核实函(学校提供)、本人蓝底证件照等材料照片或扫描件。
(三)学校审核
考生线上提交审核资料后3个工作日内,学校学籍部门对考生信息资料及报名资格进行线上审核。若考生学籍状态等无问题,信息资料符合要求,审核状态将设置为“审核通过”,否则为“审核不通过”。
(四)考生查询
考生提交材料后可登陆我校专升本管理系统,进入专升本资格审核页面,选择“资格审核结果查询”,查看报考资格审核结果。
根据省教育厅文件精神,资格审核将贯穿报名、考试、录取、报到等专升本工作全过程,在整个普通专升本各工作环节中,一旦发现考生有弄虚作假、违规违纪行为,一律取消考生报名、考试、录取资格。资格审核其它具体要求以我校招生信息网发布为准。
(五)报名缴费
“审核通过”的考生可在5月26日前进入专升本资格审核页面,按系统指引完成报名考试费缴纳,收费标准为80元/生(英语30元,专业课50元)。逾期未缴纳报名考试费的考生,视为自动放弃考试资格。报名考试费缴纳后,无论参加考试与否,一律不再退费。
(六)准考证打印
已缴费的考生,请于2021年6月13日-18日登录我校招生信息网,点击“专升本入口”准考证下载栏目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
五、考试
经资格审查合格者,由我校统一组织选拔考试。
(一)考试时间与地点
考试时间:2021年6月19日(全部采用闭卷、笔试)
科目一(英语):上午9:00-11:00,总分100分,无听力测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科目二(专业课):下午14:00-15:30,总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考试地点:武汉华夏理工学院二号教学楼(考生凭二代身份证、准考证参加考试,相关注意事项及考场、入场流程详见准考证)。
(二)成绩查询和复查
考试结束后,我校将于6月24日前公布考试成绩。考生可登录我校专升本网站查询。
考生本人对自己成绩有异议的,可在成绩公布之日起3日内,根据我校网站公布的成绩复查通知相关要求提出复查申请,由学校教务部组织核查,并于一周内反馈给学生本人。
六、录取
(一)录取规则
我校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和择优录取的原则,在我校专升本计划内,依据考试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原则,分专业划线录取。若同专业考生总分相同,按科目一成绩排序录取,科目一也相同,再按科目二成绩排序录取。退役大学生士兵按照考试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原则,单独划线录取。对申请免试的退役大学生士兵,经我校资格审查通过后,同步办理录取手续。
(二)补录
第一轮录取结束后,如我校已完成招生计划,不再进行补录;若有未完成的普通考生计划,按省厅有关规定进行补录。对报名参加我校补录的考生,按本招生简章规定和英语科目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
(三)公示
学校对拟录取的考生名单在我校招生信息网上公示,其中第一批预录取名单于6月30日前公示,补录环节拟录取考生名单在补录后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7天。公示后报湖北省教育厅复核备案。
(四)录取通知书发放
我校2021年专升本录取名单经湖北省教育厅复核备案后,于8月中下旬向录取考生寄发录取通知书,录取考生凭录取通知书办理户口和档案迁移手续,具体报到时间以通知书为准。
七、收费项目和标准
普通“专升本”报名考试费按《湖北省物价局、湖北省财政厅关于规范教育招生考试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鄂价费〔2006〕107号)有关标准执行。专升本学生入学后的学费、住宿费等收费项目和标准与我校2021年同一专业全日制普通本科生一致。
八、入学报到及学籍管理
(一)报到注册
被录取的专升本学生,须持录取通知书、专科毕业证和身份证原件,按录取通知书具体要求到我校办理报到手续。因故不能按期入学的,应当向学校请假。未请假或者请假逾期的,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以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专升本新生报到时学校依据教育部学信网平台备案数据,对新生入学资格进行审查,审查合格的办理入学手续,予以学籍注册。审查发现考生信息等证明材料与本人实际不符等情况,学校按相关规定予以处理。
(二)学籍管理
普通专升本学生单独编班,编入本科三年级,单独制订专升本学生人才培养方案组织教学,按我校普通全日制本科学生的要求管理。普通专升本学生进入本科学习后,不得转学、转专业。普通专升本学生修完本科学业,成绩合格,达到毕业要求者,颁发我校普通本科毕业证书,毕业证书内容按照国家规定填写,标注“在武汉华夏理工学院××专业专科起点本科学习”,毕业证书的学习起止时间按进入我校本科阶段的实际时间填写。普通专升本学生达到学校学位授予要求的,可申请授予学士学位。
九、就业政策
普通专升本学生的就业,按国家有关普通全日制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政策执行。
十、联系方式
(一)咨询方式
电话咨询:027-81695608(教务)、027-81695678(招办)
QQ咨询:800866521
微信公众号:wh_hxzs
邮箱:644166593@qq.com
(二)投诉(举报)方式
电话:027-81697375
邮箱:hxjj@hxut.edu.cn
举办高校 |
专业名称 |
专业代码 |
招生计划数(人) |
|||
普通考生计划 |
专项计划 |
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 |
总计 |
|||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 |
英语 |
050201 |
60 |
/ |
20 |
900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080202 |
85 |
/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080203 |
65 |
/ |
|||
汽车服务工程 |
080208 |
60 |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080901 |
130 |
/ |
|||
土木工程 |
081001 |
70 |
/ |
|||
城乡规划 |
082802 |
50 |
/ |
|||
生物制药 |
083002T |
110 |
/ |
|||
工程管理 |
120103 |
85 |
/ |
|||
会计学 |
120203K |
105 |
/ |
|||
电子商务 |
120801 |
60 |
/ |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专升本招生计划
专业名称 | 原计划招生人数 | 调整后招生人数 |
---|---|---|
英语 | 60人 | 60人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85人 | 90人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65人 | 66人 |
汽车服务工程 | 60人 | 62人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30人 | 133人 |
土木工程 | 70人 | 70人 |
城乡规划 | 50人 | 50人 |
生物制药 | 110人 | 110人 |
工程管理 | 85人 | 85人 |
会计学 | 105人 | 105人 |
电子商务 | 60人 | 60人 |
退役士兵总计划 | 20人 | 12人 |
专业名称 | 原计划招生人数 | 调整后招生人数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100人 | 84人 |
汽车服务工程 | 80人 | 67人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00人 | 130人 |
土木工程 | 70人 | 71人 |
生物制药 | 80人 | 92人 |
工程管理 | 70人 | 77人 |
会计学 | 100人 | 112人 |
物流管理 | 50人 | 33人 |
电子商务 | 70人 | 62人 |
专业名称 | 原计划招生人数 | 调整后招生人数 |
---|---|---|
汽车服务工程 | 35人 | 20人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0人 | 50人 |
工程管理 | 35人 | 37人 |
会计学 | 40人 | 43人 |